去年11月11日下午在仁川港第一碼頭舉行了一項特別活動。身著正裝的俄羅斯海軍嚴肅地排列成行,仁川市負責保管的俄羅斯帝政時代軍艦“瓦良格號”的旗幟被移交給俄方。俄羅斯總統特使馬格洛夫表示:“感謝將‘瓦良格號’旗幟妥善保管100多年的仁川市。”移交給俄羅斯的這面旗幟現被展示在圣彼得堡的海軍中央軍事博物館內。
紅底上面寫有黑色X字樣的這面陳舊的艦旗,1904年2月9日離開主人。俄羅斯巡洋艦“瓦良格號”和炮艦“高麗人號”當天上午10時停靠在仁川八尾島近海時,遭到5艘日本軍艦的突襲。這是日俄戰爭的序幕。在持續一個多小時的炮戰中,俄羅斯的劣勢越來越明顯,“瓦良格號”艦長路德涅夫(音)上校和300多名水兵選擇用炸彈自盡,和艦艇一起沉沒在仁川近海。俄羅斯政府將這段歷史寫入教科書,并編成歌曲。當天舉行旗幟移交儀式是為了以此明志,“不再遭受類似瓦良格號事件的侮辱”。
俄羅斯帝政時代的“瓦良格號”沉沒時,正是帝國主義列強瘋狂搶占韓半島的時期。19世紀末,眾多強國為爭奪朝鮮展開了角逐,代表性事例包括袁世凱的專橫跋扈、殺害明成皇后、俄館播遷等事件。日俄戰爭后力量的天平迅速倒向日本,英國和美國為了本國利益也容忍日本支配韓半島。“瓦良格號”的沉沒是韓民族命運落入日本人手中的信號彈。
“瓦良格號”時隔107年再次出現在韓國西海上。這就是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瓦良格號”。意為“Viking”的這艘航母除了名字和一個世紀前的俄羅斯軍艦相同之外,沒有任何關系。將兩艘戰艦聯系起來的原因是,擔心中國的“瓦良格號”會不會像100年前的俄羅斯軍艦那樣,再次對韓半島的命運產生負面影響。
建造航母、開發隱形飛機,中國不停地增強軍備,和一個世紀前迅速崛起的日本一樣,使東北亞和平共存的構圖產生了裂痕。中國的軍事大國構想如果按照目前這種速度發展下去,可能會像英國的中國專家馬丁·雅克在著作《當中國統治世界(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中指出的那樣,說不定會在不久的將來重組東亞國際秩序并建立類似“朝貢制度”的不平等關系。去年發生天安艦爆炸沉沒事件后,中國一度強烈反對韓美聯合軍事演習,如果北韓再次發起挑釁,中國可能會選擇韓國西海或南海作為“瓦良格號”的第一個試驗臺。
韓國需要采取“雙軌戰略”,一方面與最大的經濟伙伴中國進行合作,另一方面要具備足以避免被中國牽著鼻子走的自衛能力。美國已經因為經濟危機而被迫裁減軍費,韓國不能永遠把自己的安全交給美國。正如100年前英國駐韓總領事科伯恩所說,韓國若不想在強國縫隙中任人宰割,必須深刻思考該如何守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