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一詞現在是指部分產業或領域因受外部環境(如政策、潮流等)支持而獲得的一個高速發展的機會。從它的“定義”來看,受益于“風口”的注定了只能是一少部分實體或個人。而“革命”一般是指新秩序淘汰舊秩序,只要是系統內的構成要素,無論主觀是否情愿,最終都將要去遵守、適應新秩序下的規則。中國的“雙碳”戰略就是這樣一個讓有備者能夠受益的“風口”,同時也是最終每一個人都會以不同方式被卷入的一場“革命”。那么現在問題來了,你是想做一個有備而來的主動受益人呢?還是想成為一個最后不得不適應變革的被動者?
“雙碳”即碳達峰與碳中和的簡稱,是中國提出的兩個階段碳減排的奮斗目標,也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人大國在全球共同應對氣候“危機”行動中給全世界的一個莊嚴承諾。眾所周知,地球“熱”了,氣溫在升高,雖然科學研究仍不能100%(目前只能做到95%)的確定人類活動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但減少碳排放對節約能源、減輕污染卻有著實實在在的重大意義。
“碳中和”在發達國家起步較早,特別是在歐盟,早已建立起了一套完備的管理體系和相應的規則,這些規則至今仍在不斷的完善中。中國是在2011年11月批準了北京、上海等七個省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經過了多年的實踐總結和對外國成功經驗的借鑒,中國對碳排放的管理采用的是市場化的策略,即政府設定排放上限(總量),同時以配額的形式免費分配或出售給排放者,并允許交易。能夠交易意味著碳排放權或者碳排放配額就成為了一項可以買賣的資產,如果說給地球“降溫”、應對氣候變暖這些“高、大、上”的理由你不感興趣,那么憑空給你一筆巨款或從你兜里掏出一大筆錢,你總不會無動于衷吧?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請繼續和我們一起共同探討如何管理這筆“碳資產”以及開展這項工作的必要性。
一、必要性:
首先從宏觀上來看,這場席卷全球的“低碳”運動并不完全是為了解決地球生態環境問題的,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人類活動使地球變暖這一觀點并未在科學界達成100%的共識,“碳減排”運動的實質是國際上一些具有話語權的勢力(國家、組織、聯盟等)欲重新構建一個對自己有利的世界經濟新秩序而已,只不過是打著造福全人類的旗號,而維持這個新秩序的手段就是“錢”!所以說地球上的任何一個經濟體,除非能夠真正閉關鎖國,完全與世界脫鉤,否則就必須要主動的參與進來,這樣還可以參與部分規則的制訂和有機會為自己爭取盡可能多的權益,如果是被動的卷入,那么將來的代價就是財富的被盤剝。
從微觀上來看,如果一個國家決定主動參與這場全球性的運動了,比如說我們中國,為了實現“雙碳”目標,那么政策的實施一定是中央政府將目標分解后下達給地方。根據以往的經驗,中央會把任務完成度作為地方官員升遷考核的指標,如果地方政府不早做準備,一旦任務下達,卻不知道如何公平合理的分配碳排放配額、不知道如何有效的核查、監督企業的減排工作,甚至在分配碳排放配額時出現了腐敗,那么后果是不難想象的。
另外從企業角度來看,隨著總量控制與排放權交易機制的建立,碳排放權會成為一種有價值的稀缺資源。碳交易也使得節能減碳的技術、管理方法與人才以及已被認證的企業內部碳排放管理體系等都將成為企業的重要資源,這些資源具有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企業可直接通過這些碳資源贏得競爭優勢,也可以利用擁有的碳資源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下面我們結合中國企業即將面臨的幾個無法回避的具體問題來闡述一下這個理念。
1、碳關稅
2021年3月10日,歐洲議會通過了一項關于與WTO兼容的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的決議,如果一些與歐盟有貿易往來的國家不能遵守碳排放相關規定,歐盟將對這些國家進口商品征收碳關稅。CBAM計劃于2023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并設置了三年過渡期,將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開始征收碳關稅,重點針對鋁、鋼鐵、水泥、化肥和電力等商品。在2023年~2025年的過渡期內,進口產品雖然不需繳納碳關稅,但進口商需每季度應提交包括當季進口產品在原產國應支付碳價等信息在內的企業報告。在歐盟的CBAM計劃出臺后,美國國會民主黨議員也隨后推出美國版碳關稅立法草案,初步計劃從2024年開始對未顯著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國家,加征懲罰性碳邊境關稅。總之,從全球來看,這個即將出現的綠色國際貿易壁壘可能會逐步延伸至更多碳減排機制比較完善的發達國家并成為一個長期的趨勢。那么,對于有出口需求的中國企業來說,如不提早應對,最后可能失去的不僅僅是額外的碳關稅損失掉的一塊利潤那么簡單。
2、進入主流產業鏈的資質
中國碳排放管理的起點歸納起來應該有兩個,一個是第一階段中國重點管理的八大行業(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紙、電力、航空)的內資企業,一個是來自已實行碳排放管理的發達國家的在華獨資或合資企業。
從歐洲企業對碳減排管理的手段來看,他們的成功經驗中有一個是通過控制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碳排量來達到減排的目的的。具體做法就是選定標準,量度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實際碳排放量,同時依據低碳標準篩選供貨商,并引導其降低碳排放。例如,德國大眾汽車(Volkswagen)就要求中國鋼鐵企業提供的鋼板要制定“可測量、可核查、可報告”的碳中和行動計劃和路線圖,如果中國鋼鐵企業拒絕,那就可能面臨高額關稅或最終有可能失去供應商資格。作為首家為供應鏈設定減碳目標的汽車制造商,華晨寶馬也在供應鏈環節與供應商積極協作,在推動供應鏈綠色轉型的同時,其供應商體系的綠色門檻也在逐步提升。
美國企業對供應鏈環節的碳減排也非常重視,著名跨國連鎖公司沃爾瑪已經要求10萬家供應商必須完成商品碳足跡驗證,并在商品上加貼碳標簽,這意味著中國大量相關企業必須進行碳足跡核算,承擔減排責任,否則這些跨國公司的訂單將與你無緣。
未來中國企業也一定會借鑒歐美的成功模式,以重點企業為龍頭,通過對供應鏈環節的減排進行系統的控制,從而把所有經濟循環中應承擔減排責任的企業都聯系起來,這樣既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管理成本。那些沒有任何準備的企業,極有可能在這次大洗牌中被清洗出局。
3、能源成本上升
昨天的歷史已經和正在證明,凡是與盛產化石能源相關地區的社會熱點事件經常會引發化石能源價格的暴漲,最終導致區域性甚或全球范圍的通貨膨脹。而碳減排管理,一方面可以增加企業的碳資產,通過交易變現,另一方面通過能源管理提高了現有化石能源的效率,客觀的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特別是后者,在還沒有嚴格執行碳減政策的現在,現有能耗的降低、能源利用率的提升,所產生的效益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這樣的一舉兩得的事情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4、上市公司碳排放信息披露
據報道,中國證監會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決策部署,結合生態環境部等相關主管部門工作進展,正在研究推動上市公司加強碳排放信息披露。這意味著隨著“雙碳”戰略的進一步實施,中國數千家上市公司將成為碳減排的公眾目標,也有可能會成為下階段碳減排的重點管理企業。
相信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進一步實施和發達國家對低碳要求的越來越嚴格,會有更多的相關問題不斷的呈現在我們面前。
二、碳資產管理步驟
1、明確企業的定位
首先要確定企業目前和將來的市場定位,是否有或將有產品出口到歐美等經濟發達的地區,是否已處在或將要加入諸如大眾(Volkswagen)、寶馬(BMW)這樣已開始碳中和企業的供應鏈中,是否是目前國家“雙碳”戰略第一階段的重點行業,是否投資開發了零排放或減排項目等。因為不同類型企業在碳資產管理上具體操作手段不盡相同,所以企業自己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
2、碳盤查
碳資產管理是一個科學的體系,如果一個企業計劃實施碳資產管理,首先應當清楚自身的碳排放情況,只有通過碳盤查才能獲得準確的數據,最終才有可能計算出企業的碳足跡,并據此編寫相關的碳排放清單或碳盤查報告,但這個過程只有在相關標準體系下進行并且經過第三方核查機構認證后,組織(organization)的碳足跡及排放清單報告才具有法律效力。
碳盤查的具體內容概括為五點:邊、源、量、報、查:
(1)“邊”:確定組織與運營邊界(organizational boundary & operational boundary)
(2)“源”:鑒別排放源(greenhouse gas source)
(3)“量”:碳排放的量化
(4)“報”:創建碳排放清單報告
(5)“查”:內外部核查
碳足跡評估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借助信息化、智能化解決方案,利用物聯網實時監測能耗及排放,可將人力從紛繁復雜的體力工作中解放出來,并結合大數據計算分析提升管理效率,簡化報送過程。
3、碳預算
根據排放現狀尋找減排空間,結合外部要求和內部規劃及碳資源,制定排放目標和策略,做出合理的碳預算。這個過程要求從產品開發、生產工藝設計、原輔材料采購、能源結構的選擇、設備選型以及生產管理的各個環節發掘碳價值。
三、如何做好碳資產管理完成碳中和目標
碳中和是一個系統工程,碳資產管理也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工作,專業的工作就應該交給專業的人來做,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2022年《鋁合金輪轂網》(沈陽賽寧新進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與歐盟商會沈陽分會及面向全球提供全面質量管理的世界級咨詢公司,還有德資著名能源管理公司結成戰略合作伙伴,在碳中和領域為中國組織(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提供全方位的技術和咨詢服務。
1、我們為客戶提供的服務:
-通過全過程培訓及陪伴式指導客戶建立碳中和基礎體系并通過認證:包括ISO14000系列及ISO50001。
-提供工業云數據庫平臺使用權限幫助客戶建立碳管理及匯報標準流程。
-采用區塊鏈云計算方式幫助客戶實現碳資產管理的數據準確性與即時性。
-幫助客戶制定目標及方案,運用前沿能源管理技術幫助客戶實現減排目標;同時運用物聯網技術大幅提升能源數據采集效率。
2、我們與眾不同的優勢
-自主開發的數字平臺:
該平臺是融合了德國工業大數據與物聯網理念構建的碳中和+工業4.0及全面質量管理的綜合大數據系統,經過簡單的硬件設置,系統用戶的碳排放數據、能源管理相關數據可以通過物聯網或企業現有的ERP等電子數據系統與我們的數字平臺連接,實現數據采集的即時性、完整性。同時可通過平臺內置的算法及程序工具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對現有碳排放措施和能源管理運營的效果進行評估,為需定期進行的碳排放核算與報告以及第三方機構的核查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該數據平臺可為不同性質的組織(政府機構、不同類型企業等)提供接口和使用權限,也支持移動終端的使用。
目前該系統在華晨寶馬正處于調試階段,有望在2022年4月份正式開通運行,屆時所有在該系統注冊開通的寶馬各級供應商的碳排放數據均可自動進入大數據系統,使得供應商與主機廠及供應商之間的碳排信息溝通變得方便、快捷、準確、及時。
-處于世界前沿的能源管理技術:
在能源管理和節能減排領域,歐盟走在了全球的前列,而德國在這方面的理念與技術無疑又處在歐盟世界的頂端。這些全新的理念與技術能為我們的合作客戶提供高效的能源解決方案,幫助企業以最有效方式使用其能源,最大限度的降低運營成本及對環境的污染。與我們合作,馬上就能體會到量化的收益。
-豐富的經驗及世界頂尖級的咨詢團隊:
超過1500名專家組成的專業團隊為全球范圍內5000余家企業提供服務,讓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人脈關系,特別是在汽車行業,我們擁有著龐大的保持著良好合作關系的客戶群體,我們的咨詢和培訓服務也得到了眾多第三方認證機構的信賴和認可。
總之,碳減排已成為趨勢,以此形成的一個全球范圍的經濟新秩序雛形已現,“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那種車到山前必有路回避現實的鴕鳥心態肯定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現在加入我們,就是成功的開始!
咨詢熱線:alwheel1988@163.com